为减少未成年人意外伤害尤其是火灾伤害的发生,不断提升广大师生预防抗御火灾能力,郑州市消防支队联合市教委开展了以“强化安全意识,提高避险能力”为主题的“3·28”中小学生消防安全教育日活动。今年,该支队精心准备,组织全市各辖区单位拉开演练的大幕,百余所学校的中小学生在各自校区尽情享受丰盛的消防“盛宴”。
镜头一:
突发事件快速反应
“学生公寓三楼西侧发生火灾,请同学们不要慌张,有序逃离至操场。”3月28日13时,阵阵急促的警报声和呼救声瞬间响彻郑州六中校园,在宿管老师的带领下,公寓楼内的学生就地取材用水浸湿毛巾捂住鼻子、嘴巴,快速有序地从宿舍楼安全撤离到学校操场……与以往的疏散演习不同,此次演习是在师生事先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面对未知的突发情况,师生们都能快速反应,井然有序地疏散到安全地带。2分30秒师生全部安全疏散至操场,并马上清点人数报告给校方负责人。在得知这次突发事件是一次真正的实战演习时,很多学生在松一口气之余也表示自己从未经历过这样的演习。一位老师说:“这样的演习才能更好地考验我们面对紧急事件的应对能力,不仅对火灾事故作出快速反应,就连地震逃生常识也增加了不少。”疏散完毕后,金水区消防大队的消防官兵又为全体师生现场演示了救生气垫的使用。
镜头二:
真实呈现火场浓烟
“消防叔叔,这么大的烟我怕……”当日15时,警报声划破了管城区回族实验小学校园内的宁静,教学楼西二楼楼梯口处冒出阵阵刺鼻的浓烟,学生们开始以班为单位疏散至操场开阔地。这惊险的一幕并非是火灾现场,而是管城区消防大队与管城回族实验小学联合开展的模拟火灾现场逃生体验。这次演练抛弃了以往空洞的逃生演练模式,而是利用发烟罐制造大量浓烟,让老师和学生们零距离感受真实火场中能见度严重降低、气味刺鼻难忍的逃生障碍。疏散过程中,许多学生还是第一次亲身体验在烟雾中疏散逃生,看到这么大的烟雾顿时显得不知所措,有的女同学甚至慌了手脚向老师求救,还有的掉头向回跑去,最后在老师和消防官兵的指挥下,同学们用毛巾捂住口鼻,猫着腰从充满浓烟的楼道中成功逃生。
在谈到为何营造一种这么真实的现场时,该校的史校长解释说,现在许多学生听的消防知识多,但是实际见到或经历的火灾现场少之又少,没有这场真实的考验等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刻,他们当中很多人就不会有今天的幸运了。
镜头三:
逃生自救娃娃抓起
当日,中原区消防大队在郑上路小学开展了“中小学安全教育活动周”启动仪式暨现场消防应急疏散演练。演练结束后,消防官兵为全校师生进行了消防知识普及,并和郑上路小学的师生联合举行消防文艺活动。郑东新区消防大队积极协调四十七中学,开展了中小学生消防安全知识教育活动。在消防官兵的指导下,全校师生组织开展了逃生疏散演练,并在演练结束后讲解如何预防火灾、教学楼及宿舍楼发生火灾后怎样正确报警以及如何逃生自救等基本消防知识。
郑州市消防支队宣传科科长王飞飞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不仅仅需要走到校园告诉孩子们灾难来临时该怎么办,还要让他们亲身感受灾难来临时自己的恐慌,从而知道自身有哪些需要加强的地方……培养孩子远离危险和逃生自救的意识,才能真正建立起长效教育机制。”这些活动只是郑州市百余所中小学消防安全演练活动的几个缩影。据统计,在开展中小学消防安全教育日活动中,全市各大中队积极组织开展活动100余场,受教育人数20余万。